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7-02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0〕163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更好地发挥液化品物流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整合提升作用,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规范和促进宁波液化品物流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联动发展的原则,以液化品物流一体化为主线,以信息化和先进技术为支撑,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加快培育液化品物流市场主体、加快完善液化品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拓展液化品物流运营模式、加快推动液化品物流与制造业联动、加快提高液化品物流安全监管能力,切实规范和提升宁波液化品物流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总体目标,统筹液化品储存、装卸、运输、配送、经营各环节,加快规范和发展液化品物流业。到2015 年,初步建成一批规模化、集约化、快速高效、衔接良好、安全可靠的液化品物流存储专区和服务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液化品物流市场主体,推进液化品物流市场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液化品物流服务中心达到2个,液化品物流龙头企业达到15家,直接服务半径拓展至500公里,液化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占社会物流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到2020年,全社会液化品物流的专业化、标准化、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全国性液化品物流节点城市地位和作用得到确立与巩固。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培育液化品物流市场主体。
1. 大力培育龙头示范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兼并重组,实行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以资本为纽带的第三方物流集团,提高竞争和抗风险能力。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业务网络,扩大服务范围。培育和扶持龙头示范企业,纳入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管理范畴,符合《宁波市现代物流示范企业认定和扶持暂行办法》的,给予优先扶持。
2. 改善液化品物流经营环境。加强对液化品物流企业收取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杜绝对液化品物流企业乱检查、乱评比现象。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的企业实施经营资质预警管理,试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分级管理,努力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液化品物流市场体系。
3. 着力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严控液化品物流企业挂靠经营,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越级超许可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督促液化品物流企业依据国家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建立分类管理档案,严格安全管理,努力提升企业安全作业水平。
(二)加快完善液化品物流基础设施。
1. 优化液化品储运设施。全面落实《宁波市六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镇海、北仑、大榭港口液化品储运集聚区域功能布局,协调推进液化品公共管廊建设。积极做好镇海港区19#、20#液体化工码头、穿山港区LNG码头等油气码头仓储设施建设,提高液化码头的装卸配套能力。推进江北油漆仓储和鄞州油漆仓储二期建设,以满足中心城区储存、经营需求。
2. 建设液化品物流服务中心。重点推进镇海液化品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及危险化学运输车辆公共停放场所建设,不断完善液化品运输车辆维修、罐体洗消检验、车辆综合性能监测、危运车辆停放和从业人员休息等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北仑新能源(LNG)车辆运输基地,为天然气管道覆盖地区调峰储气、城市加气及管道未覆盖地区的燃气用户提供清洁能源及物流服务。
3. 完善液化品物流运输通道。综合考虑全市液化品道路运输流量、货物危险等级及运输线路两侧人员密度、公共设施、水源分布情况,加快规划并实施液化品运输专用通道建设,重点推进镇海化工区主干道为主线,东接威海路、南连庄合线、西接化工区通海路及329国道的专用通道建设,定期开展液化品道路运输主干线的风险评估工作,不断优化运输线路。
(三)加快拓展液化品物流运营模式。
1. 大力发展液化品甩挂(双重)运输。鼓励液化品物流企业优化物流组织模式,积极探索甩挂(双重)运输。培育若干家具有一定资产规模、管理规范、信誉良好,有稳定的液化品甩挂(双重)运输业务需求的试点示范企业,并对企业建设相关场站、购置符合国家和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标准的车辆实施技改补助。
2. 探索发展液化品多式联运。依托宁波市海铁联运办公室,培育液化品铁水联运市场。充分利用宁波作为国内重要的原油进口枢纽港、国家能源储备基地、液体化工贸易集散中心、华东地区重要的石化生产基地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包括国际海运、国内沿海和内河运输在内的水水中转业务。
3. 积极开展液化品保税物流。推进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枢纽港发展,加快液化品物流仓储配套设施建设,积极申报液化品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现有的镇海液化品交易市场和“中国液化品在线”为基础,开展与国际著名液化品贸易公司的合资、合作,打造镇海液化品国际分拨与资源配置中心。
(四)加快推动液化品物流与制造业联动。
1. 推进液化品生产企业单一业务外包。鼓励原料需求、产品销售稳定的液化品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签订长期业务外包合同,将运输或仓储等单一的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以获得优质优价的物流服务。鼓励原料价格波动大、需求变化大、产品销售不稳定的液化品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签订短期业务外包合同,以保障承托运双方的权益。
2. 推进液化品生产企业物流业务整体剥离。鼓励液化品生产企业剥离物流部门,成立第三方物流企业,既承担母公司业务,同时也为其他有需求的液化品生产、分销企业提供服务,提升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鼓励液化品生产企业将前端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逆向物流服务等物流业务整体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脱离繁杂的基础性仓储、运输、配送管理,集中精力开展核心业务。
3. 推进液化品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服务。鼓励液化品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不断拓展增值服务业务,加快向一体化物流服务商转型。对上可整合原料供应方与需求方信息,参与供应商库存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生产企业物流成本;对下可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为购货商及厂家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物流服务。
(五)加快提高液化品物流安全监管能力。
1. 推动液化品物流监管平台协同。在宁波市危化品道路运输监管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安监、交通、公安、海事、口岸等部门信息,加快完善全市统一的液化品动态监管平台,实现对全市液化品物流的可视、可控、可量化的监管,显著提升监管部门之间的实时响应水平。安监部门应提供重大危险源信息,交通运输部门应提供液化品运输经营户、车船、驾驶员信息,公安交管部门应提供液化品运输车辆、人员违法违章信息,海事部门应提供液化品船舶信息,口岸单位应提供通关信息。
2. 拓展液化品物流企业智慧应用。严格执行液化品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设备制度,实现车辆位置、车辆状况、车辆分布、运行轨迹、禁区报警、超速报警的监控管理。引导液化品运输车辆安装3G视频监控系统,逐步实现液化品物流的可视化。推广基于RFID等技术的智能闸口应用,通过智能闸口读取液化品运输车辆进出灌装区域的时间和对应电子路单状态,切实保障液化品安全管理。
3.强化液化品物流安全保障。加强液化品物流安全执法,定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及时予以处置。加强液化品物流应急救援抢险设施配置,液化品储存、装卸、运输、配送、经营等环节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不断完善以公安消防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专兼职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合力。
健全工作组织,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液化品物流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委,协调推进液化品物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建立液化品物流推进工作考核奖励机制,在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安排专门的液化品物流推进工作奖励经费。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行为、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强化财政扶持,加大引导力度。
合理利用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先推进液化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重点扶持液化品储运有关的特种仓储建设、设施设备购置。落实《宁波市现代物流示范企业认定和扶持暂行办法》,优先扶持液化品物流企业新技术应用、运营模式创新项目,并通过信息化发展,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打造一批专业的第三方液化品物流企业。落实《宁波市智慧物流发展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优先扶持液化品物流协同监管网络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以及与液化品物流企业相关的信息化项目与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强化要素支撑,提升管理水平。
加大金融对液化品物流业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向符合条件的液化品物流企业发放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液化品物流企业通过发行信托、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强化对液化品存储专区、物流中心项目的用地保障,对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市级以上重点液化品物流项目用地,土地管理部门要优先予以保障。加大科技扶持力度,鼓励研发、制造、推广有利于液化品物流安全、高效运作的设施设备。加强液化品物流从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对引进的优秀人才,享受市引进人才政策的相关待遇。
本文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附件:宁波液化品物流推进工作任务分工表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1月27日
宁波液化品物流推进工作任务分工表
项目 |
主要任务 |
具体措施 |
牵头单位 |
配合部门 |
一、加快培育液化品物流市场主体 |
1.大力培育龙头示范企业。 |
鼓励现有企业兼并重组,实行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业务网络,扩大服务范围;培育和扶持龙头示范企业,纳入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管理范畴。 |
市交通委 |
市发改委 |
2.改善液化品物流经营环境。 |
加强对液化品物流企业收取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杜绝对液化品物流企业乱检查、乱评比现象。 |
市发改委 |
市交通委 |
|
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的企业实施经营资质预警管理,试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分级管理。 |
市交通委 |
镇海区政府 |
||
3.着力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
严控液化品物流企业挂靠经营、无证经营、越级经营等违规经营行为。 |
市交通委 |
市安监局 市工商局 |
|
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督促液化品物流企业依据国家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建立分类管理档案,严格安全管理,努力提升企业安全作业水平。 |
市交通委 |
市安监局 |
||
二、加快完善液化品物流基础设施 |
1.优化液化品储运设施。 |
进一步优化镇海、北仑、大榭港口液化品储运集聚区域功能布局,协调推进液化品公共管廊建设。 |
市发改委 |
市安监局 |
做好镇海港区19#、20#液体化工码头、穿山港区LNG码头等油气码头仓储设施建设,提高液化码头的装卸配套能力。 |
市交通委 |
市安监局 |
||
推进江北油漆仓储和鄞州油漆仓储二期建设,以满足中心城区储存、经营需求。 |
江北区政府 鄞州区政府 |
市安监局 |
||
2.建设液化品物流服务中心。 |
推进镇海液化品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危险化学运输车辆公共停放场所建设;加快建设北仑新能源(LNG)车辆运输基地。 |
镇海区政府 北仑区政府 |
市发改委 市交通委 |
|
3.完善液化品物流运输通道。 |
加快规划并实施液化品运输专用通道建设,重点推进镇海化工区主干道为主线,东接威海路、南连庄合线、西接化工区通海路及329国道的专用通道建设,定期开展液化品道路运输主干线的风险评估。 |
镇海区政府 |
市交通委 市安监局 |
|
三、加快拓展液化品物流运营模式 |
1.大力发展液化品甩挂(双重)运输。 |
培育若干家具有一定资产规模、管理规范、信誉良好,有稳定的液化品甩挂(双重)运输业务需求的试点示范企业。 |
市交通委 |
市发改委 |
2.探索发展液化品多式联运。 |
依托宁波市海铁联运办公室,培育液化品铁水联运市场;大力发展水水中转业务。 |
市交通委 |
镇海区政府 |
|
3.积极开展液化品保税物流。 |
推进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枢纽港发展,加快液化品物流仓储配套设施建设,积极申报液化品保税物流中心(B型)。 |
市口岸打私办 |
镇海区政府 |
|
以现有的镇海液化品交易市场和“中国液化品在线”为基础,开展与国际著名液化品贸易公司的合资、合作,打造镇海液化品国际分拨与资源配置中心。 |
镇海区政府 |
市发改委 |
||
四、 加快推动液化品物流与制造业联动 |
1.推进液化品生产企业单一业务外包。 |
鼓励原料需求、产品销售稳定的液化品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签订长期业务外包合同;鼓励原料价格波动大、需求变化大、产品销售不稳定的液化品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签订短期业务外包合同,以保障承托运双方的权益。 |
市经信委 |
市发改委 市交通委 |
2.推进液化品生产企业物流业务整体剥离。 |
鼓励液化品生产企业剥离物流部门,成立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液化品生产企业将物流业务整体外包,集中精力开展核心业务。 |
市经信委 |
市发改委 市交通委 |
|
3.推进液化品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服务。 |
鼓励液化品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不断拓展增值服务业务,加快向一体化物流服务商转型。 |
市发改委 |
市经信委 市交通委 |
|
五、 加快提高液化品物流安全监管能力 |
1.推动液化品物流监管平台协同。 |
在宁波市危化品道路运输监管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安监、交通、公安、海事、口岸等部门信息,加快完善全市统一的液化品动态监管平台。 |
市安监局 |
市交通委 市公安局 宁波海事局 市口岸打私办 |
2.拓展液化品物流企业智慧应用。 |
严格执行液化品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设备制度,实现车辆位置、车辆状况、车辆分布、运行轨迹、禁区报警、超速报警的监控管理。 |
市交通委 |
市安监局 市公安局 |
|
引导液化品运输车辆安装3G视频监控系统,逐步实现液化品物流的可视化。 |
市交通委 |
市安监局 |
||
推广基于RFID等技术的智能闸口应用,通过智能闸口读取液化品运输车辆进出灌装区域的时间和对应电子路单状态,切实保障液化品安全管理。 |
市交通委 |
市安监局 |
||
3.强化液化品物流安全保障。 |
加强液化品物流安全执法,定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及时予以处置。 |
市交通委 市安监局 |
市公安局 |
|
加强液化品物流应急救援抢险设施配置,液化品储存、装卸、运输、配送、经营等环节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
市安监局 市公安局 |
市交通委 |
||
不断完善以公安消防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专兼职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
市公安局 |
市卫生局 市安监局 市交通委 |
||
六、保障措施 |
1.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合力。 |
健全工作组织,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液化品物流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
市交通委 |
市政府办公厅 |
建立液化品物流推进工作考核奖励机制,在全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安排专门的液化品物流推进工作奖励经费。 |
市交通委 |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
||
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行为、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
市发改委 |
市交通委 |
||
2.强化财政扶持,加大引导力度。 |
合理利用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先推进液化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重点扶持液化品储运有关的特种仓储建设、设施设备购置。 |
市发改委 |
市财政局 |
|
落实《宁波市现代物流示范企业认定和扶持暂行办法》,优先扶持液化品物流企业新技术应用、运营模式创新项目,并通过信息化发展,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打造一批专业的第三方液化品物流企业。 |
市发改委 |
市财政局 |
||
落实《宁波市智慧物流发展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优先扶持液化品物流协同监管网络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以及与液化品物流企业相关的信息化项目与技术的推广应用。 |
市发改委 |
市财政局 |
||
3.强化要素支撑,提升管理水平。 |
加大金融对液化品物流业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向符合条件的液化品物流企业发放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液化品物流企业通过发行信托、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 |
市金融办 |
市交通委 |
|
强化对液化品存储专区、物流中心项目的用地保障,对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市级及以上重点液化品物流项目用地,土地管理部门要优先予以保障。 |
市国土资源局 |
镇海区政府 北仑区政府 |
||
加大科技扶持力度,鼓励研发、制造、推广有利于液化品物流安全、高效运作的设施设备。 |
市科技局 |
市交通委 |
||
做好高层次液化品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对引进的优秀人才,享受市引进人才政策的相关待遇。 |
市人力社保局 |
市发改委 市交通委 |